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在發揮著巨大的防洪和灌溉效益,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新中國成立後,都江堰經過改造擴建,現已有大小3萬多條灌溉渠道,灌溉著成都平原及周邊丘陵地區30多個的縣、市的約7000平方千米農田。都江堰遊覽區由以下四部分組成:渠首工程。都江堰渠首工程位於岷江的中、上游交界處,由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部分組成。





魚嘴像一把匕首伸入江心,把岷江水分為外江和內江。

外江是岷江正流,內江水則透過寶瓶口引入成都平原灌溉千萬畝農田,並提供成都及其附近城鎮的工業和生活用水。寶瓶口是一個人工開鑿,僅有十多米寬的狹小進水口,起著控制內江水量的作用。開鑿寶瓶口時,從玉壘山麓分離開去的一個小山包被稱為離堆。為排泄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古人在內、外江之間的金剛堤上開出一條寬約30多米的淺槽。洪水期間湧入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可從飛沙堰自動排入外江。



都江堰渠首工程透過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和泄洪排沙的飛沙堰的有機配合,使內外江的水量始終按四、六分成,即洪水時內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時外江四成,內江六成,保證灌區既有足夠的水源,又不至於發生水災。



古人利用岷江河道的彎曲度,巧妙地借用了流體力學的原理,使內、外江泥沙排泄量的比例與水流量成反比,大部分泥沙透過魚嘴和飛沙堰排入外江;留在內江的泥沙則透過每年冬季的歲修加以清除。

歲修時為保證成都平原用水,後人又在飛沙堰下面鑿開一條暗道,將外江水引入灌區,人們稱這條暗道為漏罐。解放以後,隨著成都平原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用水量大增,為更好地控制灌區水量,60年代在魚嘴的外江一側修建了鋼閘門,結束了原始的控制內江水量的辦法。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000多年而不毀,其根源就在於它的科學性是古蜀國人民在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個偉大創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幸福微笑小瑪姬 的頭像
    幸福微笑小瑪姬

    幸福微笑小瑪姬

    幸福微笑小瑪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